新闻详情

今夏七月,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有点“忙”! ——“一馆三展”打造多元会展生态

2025-07-22 10:06:00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却比这天气还要火热”!场馆以“一馆三展”的创新姿态,打破了传统会展场馆“单一化、季节性”的局限,开启了“万物皆可会展”的大会展时代。


一、三展齐开,绘就多元融合场景

传统会展模式下,会展场馆往往局限于举办特定类型的展会,运营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此次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利用暑期会展淡季,同期举办了第34届北京国际燕京啤酒文化节、ICOS北京国际动漫节、北京国防科技与人工智能科普节三场风格迥异的展会,形成“消费+文化+科技”的多元场景,为自身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34届北京国际燕京啤酒文化节,在室外打造超3.8万平方米体验区,这场1010档狂欢主题的夏日盛宴,涵盖各类精酿啤酒、特色美食及跨界音乐节等活动,延伸出一条以会展为核心的消费链条,印证了会展“一业带百业”的联动效应。

ICOS北京国际动漫节,A3展厅以近3万平方米展区成为同期北方规模超大的二次元盛会,以会展为支点撬动了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彰显出“会展+文创”的融合活力。


北京国防科技与人工智能科普节,在A4展厅构建起集展示、互动、教育于一体的“第二课堂”,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让会展平台成为知识传播与产业协同的双重纽带。


这三场展会的同期举办,标志着会展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万物皆可会展”的理念成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

二、贴心服务,筑牢综合服务基石

为保障“一馆三展”的高效运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在硬件与软件方面齐发力,不断完善服务闭环模式,致力于打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活动环境。

在设施设备方面,场馆对电力系统、消防设施等进行了全面检测与优化,确保每场展会、每次舞台、每个摊位都能获得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同步启用的智慧运营中心,可实时动态显示各类安全告警信息,形成“设备保障-智能监测-应急响应”的管理模式,为现场人员与财产安全提供高效保障。针对多场次人流用餐需求,场馆在室外设置近5000个专用餐位,更在A2展厅预留500余套桌椅应对雨季天气,实现“晴雨无忧”的服务闭环。


在服务保障方面,场馆内外均安排了具备多语言沟通、应急处理技能的工作人员与志愿团队,大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每场展会的每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从专业医护人员的现场值守,到外籍志愿者的即时翻译,再到青年学子的路线指引,全方位覆盖的服务让每位来到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的市民都能感受到便捷与温暖,充分彰显了北京作为国际会展之都的服务水准。

三、突破局限,开启复合转型新局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依托21万平方米室内净展面积和5万平方米室外展场,通过智能调度电力负荷、错峰规划人流路线、共享安保与清洁服务等举措,成功实现“拼盘式”展会高效举办。这种“空间共享、服务协同”的管理模式,让会展场馆从单纯的场地提供者,转为整合资源、激活产业的“连接器”,也推动着场馆向“活动举办+综合服务+产业融合”复合型平台转型,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将以此次拼盘式展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以展带商、以会兴业的路径探索聚焦多元化多功能服务拓展丰富会展+”融合场景让每一场活动都成为展示城市活力的窗口,每一次相聚都为大会展时代写下新篇章。